本篇文章1593字,读完约4分钟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将扶贫产业规划、协调和推进纳入县域产业发展大局。通过把握“四个结合”,可以开展产业扶贫,巩固扶贫效果。截至目前,已有13,823户55,297人的家庭脱贫,贫困率为0.51%。共投资4.97亿元,实施工业项目234个。贫困家庭平均收入增长6811.3元,人均收入增长2089.3元。

河南原阳县产业扶贫带动1.3万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产业与黄河流域优质发展相结合,壮大经济。元阳县以加工、汽车零部件和家装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突出“一个生产一个生产,第二个生产在展会前延期,第三个生产进入两个一”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三个产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在食品加工方面,以中央厨房产业园为基准,依托九玉泉、觉威鸭脖、玉轩清真等41家食品企业,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成81个种养扶贫基地,初步形成集种植生产、工厂参观、食品体验、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物流为一体的食品特色产业集群。在汽车零部件方面,以万能制动器为基准,依托万安制动器、斯瓦特汽车管道、星光制动器等2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力发展“技术培训+精准岗位设置+关爱援助”模式,全面打造以汽车转向、制动、空调整、散热为主体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家居制造方面,以大新家居为标杆,依托自然屋鑫等67家家居企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贫困企业+贫困户”模式,拉长产业链,努力打造“4a”级、绿色环保的家居特色产业集群。

河南原阳县产业扶贫带动1.3万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产业应与沿黄生态带建设相结合,激发发展活力。元阳县加快推进“全区域带动三网”,大力推进公路网、林网、水网“三网”建设。实施“三带快速突破”,建设三大自然生态区:黄河大堤、幸福路、黄河生态通道。依托中原国家植物园、同心湖生态景观、博朗沙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积极探索“扶贫+生态”模式,设立管护、环卫和治安共管等公益性岗位,实现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围绕鸳鸯稻集成示范园区、金隅智能农业产业园等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深化“扶贫+农业”模式创新。目前,全县发展水稻种植17万亩,有124家企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以水稻之乡太平镇特色镇项目为指导,以水牛-水稻观光农业园综合体为示范,金堂老奶奶庙、葛布口楼菜店、官厂楼谷堆、黄寺等。积极探索“扶贫+文化旅游”模式,初步形成了集特色农产品种植、休闲餐饮、乡村农业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年收入超过3000万元。

河南原阳县产业扶贫带动1.3万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产业与农村振兴相结合建设富裕国家。出台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政策,县财政向每个贫困村投入50万元,向每个扶贫任务较轻的乡镇投入2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自2016年以来,共投资3.05亿元实施了斗门镇斗东村连续蔬菜大棚、齐杰镇南黑石村现代大棚、鹿寨镇嘉四村服装产品、葛布口镇南村食品加工、阜宁镇小武庄村家庭生产等65个集体产业项目,产业特色明显,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目前,全县103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6万元,带动800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700多元。

河南原阳县产业扶贫带动1.3万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产业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了人民收入的增长。元阳县着眼于自然禀赋和精心建设“三园”的要求,在年度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三园”建设,对具有特色规模和优质农产品的种植者给予奖励和支持。优良的果园。1760万元。在斗门镇、大宾镇、金堂镇和官场镇,将建设一个以种植玫瑰红葡萄、晚秋黄梨、雪桃和樱桃为主的果树种植基地,占地2336亩,带动599户贫困户每年增收1500元。就漂亮的花园而言。投资1.69亿元,在斗门乡、鹿寨乡等8个乡镇建设了210个现代农业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青椒、黄瓜、西兰花等无公害高端优质绿色蔬菜,覆盖面积3710亩,带动5641户贫困家庭每年增收1560元。就漂亮的花园而言。投资862万元,在大宾镇和齐杰镇建设20个以种植菊花、秋海棠、金橘和玫瑰为主的花卉大棚,占地290亩,带动606户贫困家庭年均增收2000元。(石小梅,齐瑞峰)

河南原阳县产业扶贫带动1.3万贫困人口脱贫

编辑:叶壮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河南原阳县产业扶贫带动1.3万贫困人口脱贫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