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88字,读完约17分钟

文|霍启明( x博士)

我认为大众媒体是当今最强大的神秘生产者。 他们建立了遮天蔽日的结界,可以让观众在甜蜜的幻想中被流光脑髓所覆盖。 然后,结界将现实世界与大众的视野隔离,使真相未知。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面性,并不是浮光掠影的网络新闻和信息联播能看到的。 除了北上广深的一片红酒绿之外,在甜蜜无聊的媒体视线之外,还有最真实的中国,也许是你难以想象的中国。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比如东北,充满悖论的地域名词,他的曝光度似乎极高,但真正被世人熟知的程度却极低。

我对东北的历史有很强的癖好。 在这片广阔美丽的土地上,几乎每30年都一样。 这样变化的节奏在世界上很少见。 晚清闯东、张家父子、满洲国、苏占期、共和国长子期、知青建设北大荒期、工人大下岗期……今天对我来说就是今天的东北。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画面上没有衰退,狗也没有地狱

对关外(山海关以外)的人来说,他们对东北的认识材料越来越来自电视和互联网。 大众媒体中的东北是乡村动荡的大舞台,是水貂、金链、小烧烤帝国,总之东北就像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小丑形象,这个小丑不累,不愁。 虽然其使命是埋下自己让远方的观众开心,但他真实样子的观众并不在意。 就像“乡村爱情”成了中国最有名的东北文化象征一样,其实乡村爱情不是乡村,不是爱情,也不是东北。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大众传媒行业是对东北社会的现状没有反应的作品吗? 虽然有很多,但在当今崇尚快餐文化的时代,这些作品被排除在主流视线之外。 我举一二。

《马大帅》,导演赵本山,2001。 反映辽宁省小城市的现状,其中出现了下岗工人、黑社会性质团体、社会人士、农民工、骗子、小业主的生活,荒诞写实,但由于过于写实,收视率不高,赵本山拍摄了著名的《乡村爱情》,写实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年轮》,1992。 60年代至90年代的人生历程,血淋淋地展现了东北文革、知青下乡、改革开放的历程。

《年轮》,1992。 这是东北地区有名的老电视剧,主题曲唱道:“滔滔的松花江、波浪连波向前流,川流不息,夜晚进入梦乡……”。

《hello,树先生》,反映地区:长春周边农村。 表现群众:东北乡下痞子(二猪)、矿工(小庄)、窝囊农民(树哥)。 这里面东北农村残酷的生态描写太真实了。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hello,树先生》、王宝强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国际影帝。

《耳朵幸运》,2007年,张猛导演,主演范伟。 反映地区:吉林通化,表现人群:工人。 显示了退休的东北铁路工人王抗美退休后48小时内的痕迹,加上100%东北老工业区工人生活的实录、空荡秋千大厅、列车驶过的苍远汽笛声、窗户斜照的昏暗光线,营造出异常冰冷的气氛,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耳朵大》,2007年

《铁西区》,2003,导演王兵,反映地区:沈阳铁西区。 表现者:下岗工人。 反映东北老工业区衰退情况的纪录片的名气,不需要过多说明。 导演对这部电影这样评论说:曾经有一群人,为了创造新世界付出了一切,他们最终失败了。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钢琴》,导演张猛,反映了地区:鞍山,表现者:旧工业区的工人们。 这部基本上是现在最有名的东北电影。 用黑色笑话表现出的东北工业城市的社会现实,在银幕颓废的气息中充满了温情。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钢琴》

《锤镰都休息》,监督耿军,反映地域:鹤岗,人群:下岗工人,无业游民。 电影里没有大场面,只有人烟稀少的荒地和几个落魄的人,电影主角经常说的那种话就是“荒废”。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即使锤镰也要休息”

《白日焰火》,导演刁亦男,反映地域:哈尔滨。 另一部有名的东北电影,不必赘述。 我去过哈尔滨好几次。 这部电影断绝了哈尔滨衰退的味道。

《白日焰火》

这些电影无一例外地散发着衰退的气息,这些小故事的聚会是土地的没落,都是小个人被时代抛弃的悲剧。 悖论是,这些真正说明东北现状的电影,宁可漂浮在主流视线之外,也仿佛永远不存在。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二不景气史

东北的衰退,不仅仅出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也出现在官方的统计和报告书中。 因为一个地区的衰退,本质上是经济问题,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事实上,党中央没有回避东北的经济惨状。 昨天,也就是5月9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重磅副本《开局一季度走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直接提到“东北和一点资源型省份的经济依然困难,外电被称为两个世界”。 同样,年李克强在去东北视察时,直接说出了东北的经济数据,让他“担心”。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当然,相对于与政府话语的委婉说法,经济学家提到东北经济现状的措辞相当凶恶——“断崖式下跌”、“全面衰退”、“崩溃”。

东北经济惨淡是漫长的衰退症,至少要从20世纪末的国企改革,也就是大下岗开始,当时中国000万工人下岗,其中四分之一来自东北。 当时的东北大下岗,很多人对某总理怀恨在心,这种愤慨可以理解,但并不全面。 其实换总理也是这样做的。 因为在政权看来,当时东北的国企就像一只坏死的手,影响着全身的健康,必须切除。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国企改革时期的东北下岗数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


2002、铁西区国有公司冗员为例,假期为短暂回休

是的,叫壮士断臂。 东北大下岗是为了转型东北经济。 手腕断了。 然后呢? 十几年过去了,变革了吗? 我想没有,但我说的也不是权威。 请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刘世锦发言。 “东北国有公司这么多年没有大的改革,特别是大型国企改革,相对落后于其他地区,生存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比较差。 ”。 他说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例如,大庆市过去十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光“接续产业”一词就出现28次,快速发展“非油经济”、“非油产业”也是高频词。 年,大庆政府想提出梦幻城计划,号称要建成亚洲最大的侏罗纪公园,结果如何? 梦城完全没有建成,那个地方还成了商品房的小区。 年,沈阳政府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可悲的是,想去还是无新意选择房地产,提出大学生零首付买房的机智想法,没几天又失效了。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所以振兴东北这个口号喊了十多年了,还在喊。 而且,没有起色的东北,这几年的情况更糟了。 年一季度,东北三省gdp增速排名仍居后五位,其中黑龙江、吉林增速分别为5.1%、6.2%,辽宁经济增速继续勘探,为全国唯一经济增速负增长地区,-1.3%。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最后,东北以第一产业为中心,只能为低价值农业和不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采矿而苦恼。 特别是东北大量的资源城市,如七台河、鹤岗、鸡西、双鸭山、阜新已经面临能源枯竭状态,产业工人被大量裁减和减收。 但是,矿产开采怎么办呢? 我知道天。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年,经济学家对东北经济率团进行了大篇幅解读,图为近年来东北工业总产值

而且黑龙江、辽宁7成以上的积分领域税收负增长。 黑龙江省16个积分领域中,只有4个领域税收有所增加,其余12个领域税收均呈负增长。 ,年黑龙江某市具体身份不愿吐露财政局局长表示:“去年30亿元以上支出不足,以前除中央资金外,全部从省里取钱,现在省市三七分,我们地市本级支出25亿元,全市可用财力共不足30亿元。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东北平均工资水平

地方财政破产回归日常生活意味着公共服务的停滞和社会的不景气。 你能指望那些只拿一半工资的警察提供安全服务吗? 你期望恶心的老师好好教育学生吗? 你指望几个月领不到工资的环卫工人打扫马路吗? 孤单的老人怎么帮助? 道路塌了的话要修补吗?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剩下的更黑暗的假设我就不说了。 (省略370字)


所以,你认为电影中经济衰退、衰退的东北是虚构的、片面的吗?

三刀枪炮子伦理与社会人精神

一个地区的衰退和兴起,其决策因素不仅是经济性的,也是文化性的。 正如马克斯·韦伯在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社会价值观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模式和路径方向。 考察一下,东北社会有那些突出的文化现象吗? 一是社会人的文化,二是体制崇拜文化,这些文化基质对东北的变革和快速发展有很大的障碍。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外地人对东北有戏剧虐待的看法——东北特产黑社会。 东北没有黑社会吗? 有哦。 这里,我简单谈谈东北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简要历史。

虽然东北的历史很短,但在1949年之前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入侵关东的是大胆的获奖者,所以东北建国前土匪很多,也可以称他们为胡匪、胡子、丝带。 也可以称他们为“刀枪炮”。 这意味着他们有太刀、洋枪和火炮(小土炮)。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在毛泽东时代,所有的牛鬼蛇神全镇,别说土匪了,连流氓都没混过空间。 但是文革后,社会空之间松懈了,东北有些闲荡的流氓开始在社会上杀人,形成了小团体。 事实上,每个国家在新旧制度交替和社会转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黑社会成长的问题。 东北是老工业基地,由于计划经济色彩特别浓厚,转型时期社会秩序松散,发生了一些蛆。 这种情况在东欧、俄罗斯更为严重。 参见我写的复印件“俄罗斯黑帮帝国”。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制造动作巨大黑手党的人物在东北依然被称为刀枪炮。 东北的“刀枪炮”是哈尔滨、佳木斯( 90年代佳木斯被称为贼城)、鸡西等集团最疯狂的。 成员大多是老工业基地的游手好闲的劳动者子弟,由于通过强制买卖和暴力垄断产业利益,当时刀枪炮之间经常火。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例如哈尔滨“毛四”等几个刀枪炮集团,为了夺取地盘,多次持刀相见,在外区打,在矿上打,最后在市内站前、市领导办公室和居住的红旗大街上展开枪战,造成多人死伤。 例如尚志市的刀枪炮满国林,在决战前做了鼓舞士气的顺口溜。 演小品说:“哥哥很难,快参战,扛太刀,决定了死亡之战。”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要说东北最有名的刀枪炮,就得数乔四了。 乔四原名宋永佳( 1948年-1991年6月9日),20世纪80年代末哈尔滨势力最大的黑社会领袖之一,心狠手辣,手下一人打下手,开奔驰,盖小别墅,混为一谈,最终动 但是,乔四死后,他的传说越来越玄了,什么网里的乔四爷晚上成了新郎,超越了,他就像在东北捂着手一样。 但是,详细地说,乔·4拆迁后离开家,做着艰苦的工作,虽然内心冷酷,但能量并不大。 其实这样的地头蛇,中国当时狠狠地打各地也能拔几个相似之处。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所以,说鸡巴刀枪炮,独裁铁拳认真让这些臭鱼烂虾全部休息。 90年代中期,由于东北地区各种因素累积,治安下降,公安部门开展了围剿刀枪炮活动。 例如1995年,只有哈尔滨南冈区在8月的特别打击“刀枪炮”集体斗争中,组织了800名民兵协助公安部门打掉了34名刀枪炮集团,破案。 1996年,哈尔滨击落“刀枪炮”团伙52人,逮捕重大逃犯1017人,刑事犯罪分子11479人。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所以90年代以后,所谓牛逼的刀枪炮们,应该坐牢,应该回家抱孩子,应该洗白成为幕后大佬,刀枪炮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并且根据年《东北地区有组织犯罪的优势、成因及预防》一文对东北刑事犯的解体,目前东北真的是固定有组织的犯罪团体,只占犯人的5.7%。 这表明东北地区的有组织犯罪程度实际不高。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有趣的是,虽然东北没有那么真实的黑社会,但是东北确实有社会人的文化。 幻想自己是“道上”的人物,并以此为荣。 并且,这种文化深入到东北社会的肌理中。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例如辽宁方面的管子在暗道上发威说“立棍”,威风说“折棍”。 值得注意的是,“立棍”和“击棍”不是黑社会独特的切入点,而是曾经非常流行的民间词汇。 前几天沈阳市法院的判决书中经常出现“有人一贯竖起棍子……”这样的话。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例如,在东北,经常可以看到打扮成混社会的人物,其标准形象是肩膀大腰圆,或者瘦成鱼骨。 发型通常是炮子头(半寸、圆寸、盖头、秃头)。 脖子上装饰多为金链(特别是粗的)、佛珠、玉坠等。 手臂上有纹身。 手里拿着小包裹,走着走着有时弯下腰,从远处看,就像刚从海里捡来的皮虾。 嘴里很痞,像个冷酷的角色。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但是仔细一听,这类社会炮大多不是黑社会和混混,而是翻蔬菜、开牙科医院、开五金店、修厨师、买衣服、剪头的人……他们喜欢整容成这个形状

总结一下,水浅王八蛋很多,到处都是哥哥,不是社会人,净聊天。

但是,往深了说,这种社会人现象本身就证明了东北的基础文化有对暴力崇拜的色彩,草莽秩序,也就是谁推牛,谁拳头大,谁是父亲,什么是现代的法律秩序和契约精神,都要去妈妈那里。 你认为这种原始现代的思维适合社会的创新和商业的迅速发展吗?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 h// br /

附:范德比尔特教授社会人士速成指南

四体制内的动物和流失的人才

东北虽然有社会人文化,但东北更明显的是体制的内容化,表现出体制内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崇拜的特征。

这个文化也和历史有关。 东北是计划经济最好的地方,所以计划经济这一套深深扎根在东北人的脑海中,对东北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 g. walder在经典着作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中论证了工人在计划经济中体制内的依赖性: 1国营公司中的雇佣关系不是简单的市场关系,工人从这一关系中可以看出社会身份 2、在计划经济中,由于劳动者缺乏自主的员工选择权,他们对体制有很强的依赖性。 3、在计划经济中,工人的事业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领导。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一言以蔽之,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使员工对这种人制产生强烈的依赖,觉得体制内的地位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产生权力崇拜的感情。

即使计划经济崩溃了,这个体制的内容化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东北。

比如在东北父母的观念中,银行职员和公务员是最完美的员工,孩子做了这个,就有面子了。 特别是经历过下岗影的东北,很重视一个事业编的保证,有事业编就有丹书铁券,刀枪不入。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如果你进入国家单位,没有人会问你的能力。 你更关心体制内你一直在寻找谁的关系吗? 可以喝酒吗? 领导放屁不香吗? 每天都是这些问题。 东北生活氛围也很浓厚的国有企业氛围,比如工作效率不高,所有人都不以学分为己有,人际关系很多。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体制的内容化也导致了社会的低效化和权力崇拜。 例如,你认为某个政府机关颁发证书,先提交资料再排队,排队多久? 可能一个星期。 但是,如果你是xx主任的亲戚的话,请稍等。 我马上处理你的案子。 这些不公平、不透明、无序的社会风气是腐败的沃土。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所以,这种低效无序的环境如何能培养创新风气和锐气呢? 怎样才能留下人才? 即使是所谓的优秀种子也无法战胜那片土地,东北成为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根据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比较,东北近十年流失人口180万,其中一部分去外地上学的大学生不回来了,一部分东北有钱人举家移民,换言之,流动的是精英。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其中许多东北移民移居海南。 由于两地医保对接,哈尔滨医保部门有统计:居住在三亚的黑龙江籍流动人口30多万人,仅哈尔滨人就达到13万人,三亚当地常住人口也达到68万人。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五agingpopulationandchristianityfamilychurch

很多人不知道,东北另一种隐藏的、将来可能繁荣的文化现象是基督教文化。

东北现在是全国老龄化社会最严重的地区,由于老龄化和社会文化基础的衰退和崩溃,社会注定会产生真空,自然会有新的力量流入。



东北的出生率低得惊人,老龄化极为严重

虽然可能无法想象,但这股力量的主要动力源之一是韩国。 韩国是世界上入教最积极的国家,海外有1.7万传教士,而这1.7万传教士的最大目标是中国,其中大部分是东北。 未来这种力量是东北社会最大的变量之一,其注入已经在进行。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这个话题不方便在这里多说,有兴趣的兴趣请参见最后的参考资料14、15、16。

这个副本不是容易理解的公众号副本。 之所以写,是因为感受到了东北百年历史的美丽和变化,荒凉的景象在这片壮丽的土地上蔓延。 每次看到中国主流媒体燕舞莺歌的景象,都会想起东北荒野的风和锅炉的嗡嗡声,被遗忘的声音。

“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但正如《悲惨世界》最后说的,“白日西沉,夜幕降临”,世间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常态,似乎没有必要再等下去了。

这个文案到此结束。

参考资料:

1《下岗女工再就业的社会性别解体》——以东北老工业基地s市l区调查为案例的刘亚聪,吉林大学,2005年。

2社区新商业ism、andrew g. walder、国际基金会环球、1988年。

3《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罗高鹏,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4《法治社会与人情社会》,陈刚,社会科学,2002年。

5《关于打击集团犯罪的讨论,从哈尔滨扔下一群犯罪集团看黑社会组织的特征》,公安论坛,1991年03期。

6《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实证研究》,罗高鹏,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7《沈阳市极端暴力犯罪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李世春,硕士论文,辽宁理工大学。

8东北地区突出的人口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影响,侯力、于潇、《东北亚论坛》。

10《犯罪升级:黑龙江鹤冈“1.28”巨额现金抢劫案侦查纪实》,胡平,大众出版社,1998年。

11“认清形势出击夺取黑除恶斗争全面胜利”,卫之民、公安研究。

12黑龙江年鉴,1995年。

13黑龙江年鉴,1996年。

14转型期东北农村基督教家庭教会兴起的原因探析,乔宏明陈雪娇、改革开放、

15《东北朝鲜族地区基督教传送史》,黄幸、崔荣根、李光仁。

16《韩国基督教会在中国的传教活动探析》,满然,东京文学,2008年。

本文为x博士公众号( doctorx666 )原创,作者霍启明,杂家misc被允许转载。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黑帮、宗教与铁锈:忧郁的东北”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