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3字,读完约6分钟

韩国方面的非军事区。

4月30日,在韩国首尔,天气阴沉沉的。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开车到了位于首尔以北50公里以上的非军事区( demilitarized zone )。 有名的三八线勾结整个非军事区。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苏联和美军分别接管。 在美苏各自的支持下,1948年8月在半岛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同年9月成立了半岛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橙色区域是贯穿朝鲜半岛的非军事区。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和韩国根据三八线调整军事分界线,习性上称为三八线。 根据停火协定,从三八线向北和向南各2公里,东西贯通整个半岛,划定了宽4公里、长248公里多的非军事区。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半个多世纪来,三八线见证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开始,成为世界上最神秘、最危险的地带之一。 出发前,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地区埋有大量地雷。

三线界碑。

虽然被称为非军事区,但实际上是世界上军事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鉴于其敏感性,韩国政府规定游客不能以个人身份参观,必须通过指定的少数旅游机构参观旅游团,价格为13万韩元左右。 据导游介绍,大多数情况下,中国游客不是来参观的,而是日本和西方游客居多。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从首尔到非军事区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我们观察到,当公共汽车沿着汉江向北行驶时,车辆渐渐稀少,路边开始出现铁丝网和监控楼,随后,由铁丝网分隔的朝韩边境,可以从公共汽车的窗户看到另一侧的朝鲜。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巴士进入京畿道坡州市内,蓝门上写着坡州已做好统一准备,随处可见铁丝网和路障。 进入大门后还没下车,导游就要求不许随便拍照,必须多次检查护照。 导游说,不允许在这一行的很多地方拍照。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在都罗山站内工作的韩国士兵。 图/王晓枫

都罗山站是这一行的第一站。 这里是韩国铁路最北站,距离平壤205公里,是原汉城到朝鲜新义州之间位于韩国一侧的车站。 20世纪50年代,朝韩之间的铁路中断,车站逐渐废弃。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2002年车站重新启用时,韩国称都罗山站不是韩国的最后一站,而是通往北方第一站的口号。 美国前总统布什也来到了这里。 现在朝韩关系再次紧张,整个车站都在空摇摆。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布什和金大中在都罗山站。

从都罗山站出来,我们一行人进入都罗山展望台,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对面的开城工业园区。 但是,当天天气能见度不高,使用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了三八线附近的朝鲜村落和城市。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在总体上相对荒凉的朝鲜一侧,1公里以上的开城工业园区的现代化大楼显得突兀。 作为金大中时代阳光政策的产物,开城工业园区于2003年由现代峨山集团建立。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封闭的开城工业园区。

但是开城工业园区刚出生命运多舛,伴随朝韩关系曾多次关闭和重启。 2008年,往返于开城工业园区和都罗山站的列车也停运了。 今年2月,朝鲜进行核试验后,开城工业园再次关闭。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离开城工业园不远,是神秘的朝鲜和平村。 在1953年的韩国停战协定中,双方同意在各自的非军事区设立居住区。 朝鲜方面叫做和平村,韩国方面叫做自由村。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冷战时期,双方都想借此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先进和优越。 两国就国旗杆展开了比赛,韩国刚在自由村竖起了近100米的旗杆,朝鲜随后在和平村竖起了160米高的旗杆。 我们可以在望远镜里清晰地看到耸立的旗杆和北朝鲜的国旗。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北朝鲜和平村高160米的旗杆。

发现和平村林立着古老的朝鲜大厦,村子里有骑自行车的人。 据说住在和平村的大多是北朝鲜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士兵。 展望台上,不时会听到村子里扩音器里传来的广播声。 我们听了导游广播的复印件,导游说距离很远,听不清楚。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第三隧道的内部情况。

下了望台后,导游带领大家进入第三隧道。 20世纪70年代,朝鲜在三八线下秘密挖掘了4条通向韩国的隧道,现在有3条开放参观。 第三隧道距地面70多米深,全长1635米,其中435米在韩国国内。 隧道不宽,只能通过两列行人,大部分游客需要弯腰前进。 参观隧道的时候,导游向我们介绍说,隧道上面是雷区。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是参观三八线上最神秘、最危险的地区jsa共同警备区。 警备区域是联合国和韩朝双方共同实施警戒,也是整个非军事区双方人员能够接触对方的唯一场所。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2000年9月上映的韩国电影《共同警戒区域》。

进入警戒区域前的午饭时,导游反复提醒我们一行人,不要在吃饭时喝上千万酒,要整理服装。 导游特别说不能穿破牛仔裤。 导游说,以前参观警戒区还很严格,要求穿西装革履。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进入警戒区之前,必须签署生死一般的文件。 文件详细列出了参观规定,包括拍照时不能挥手或指向朝鲜方面,以及必须在军事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等。

进入共同警戒区域前签字的生死状。 图/王晓枫

文件还特别证明,尽管对突发情况保持高度警惕,但包括美韩两国军人在内的人绝对不能保证游客的安全。

进入警戒区域后,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充斥着联合国、美国和韩国的国旗。 穿过大楼,看到了横穿军事分界线的蓝色房子和白色低矮的房子。

横亘在韩国军事分界线上的蓝色房子。 图/王晓枫

躺在蓝房子中间,高于地面的水泥线是军事分界线,双方士兵不得越过这条边界线。 但是,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历史上曾越过这条线。

2002年,朴槿惠以个人身份访问朝鲜,接受了当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接见。 金正日回国时说:“需要绕道(经由中国)回去吗?” 穿过板门店回去吧朴槿惠至此越过了极其敏感的军事分界线回到了韩国。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2002年,朴槿惠访朝与金正日会面。

蓝房子里面是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主会场,也是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的地方。 谈判桌上放着联合国的旗帜,麦克风线与军事分界线重叠,一个是北朝鲜,一个是韩国,房间里有两个同传翻译室。

“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房间内允许临时拍照,穿着墨镜的宪兵像蜡一样一动不动。 据说戴墨镜是为了防止和朝鲜士兵交流。

戴墨镜的韩国宪兵。 图/王晓枫

出了蓝房子,我们被允许站在对面的楼梯上看和拍照。 四名韩国士兵朝朝鲜方向站着,对面只有一名朝鲜士兵站在离边界线很远的建筑物前。

离开警戒区域时,韩国士兵多次清点人数,以免有人留在这个错误敏感的地区。

文/王晓枫/昌老师

本文首次发表于新京报公众号外事处

:李丰

(原标题:签“生死状”,记者进入“三八线”)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签下“生死状”,记者走进了“三八线””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8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