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2字,读完约3分钟

刘中蔚

天已入秋,渐转冷,衣却没有添厚。下班时节,太阳落山,人已抖在萧瑟秋风里,蓦地却在大路当间瞥见天边晚霞,绚丽多姿,心旷神怡,竟在这城市中感受到了旷野趣味,全忘了冷意加身。转念想到,近日被朋友劝告,收藏书籍莫太执着。可晚霞不也是执着地一次又一次降临在人间,带来了美吗

“孙犁的“真迹””

目下在读的书是一册《孙犁散文选》,1984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环衬页有孙犁先生签名:“元龄同志指正 孙犁 一九八四年四月”。心里暗想,孙犁先生一生写作,因病搁笔十年,却在“文革”之后重振,写出“耕堂劫后十种”,创作上升华到了新的高度。这里面,是否也体现出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孙犁的“真迹””

说起来,购买此书还有一则故事。那是2008年的10月,市场上的名家手迹造假已初露苗头,所以,当我见到这本书和它低廉的售价,不由得有点犹疑。当时,手迹造假还没有这般猛烈,我便小心翼翼地考证了一番。

“孙犁的“真迹””

关于孙犁先生签赠本还有一层疑虑,就是非本人亲笔书写。《芸斋书简》书中收有一封孙犁写给《晚华集》李蒙英的短笺,说道:“《晚华集》印得很好。我想烦你帮忙,送送书。现开列名单寄上,请你在每本上代我签名,如一人感到太繁重,请再找一位写好字的同志,共同签一下。签好即由出版社寄出,邮资可从稿费扣除。感谢,感谢!”可见孙犁先生签赠本,本身也有“非真迹”的可能。

“孙犁的“真迹””

这本书出自桂林,我按图索骥,考证到此书的受赠者是桂林作家、赵元龄先生。赵先生参与创作的长篇小说《第一个总统》一九八四年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猜想他是在津商谈出版事宜时去看望了孙犁先生,因为此得到赠书。毕竟此书的签名很像孙犁手迹,非“写好字的同志”所能比。一晃八年过去,现在的造假者,倒有不少是用我这本孙犁签赠本的图片造假。不过他们没见过实物,签名的位置、字的大小、墨色的新旧等都有偏差,喜欢的朋友要多加观察。

“孙犁的“真迹””

孙犁先生不愿大量签名,或许是因老之所至。或者,从他不愿写序一事也可看出端倪。在我这本《孙犁散文选》的自序中,他说:“这次大光(本书编者)和出版社一定要我写一些,屡辞不获,实在没有新意,就扯几句闲话吧……我一向认为,作文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一,要质胜于文;二,要有真情,要写真相;三,文案、文案要自然。”追求自然,追求真情,追求“我笔写我心”,是他不愿大量签名的另一个原因吧如果不是因为这份执着的追求,大略也不会有“耕堂劫后十种”出版了。

“孙犁的“真迹””

孙犁先生把朴实用在了生活上,把真诚写在了文案上,把对文学的一再融入了生命之中,更在晚年久病、不再写作的情况下,写下数百封信件,给诸多后辈以支持和鼓励。这份对文学的执着,才是我等更应珍惜和继承的孙犁真正的“真迹”吧。

“孙犁的“真迹””

(原标题:孙犁的《真笔》)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孙犁的“真迹””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