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5字,读完约4分钟

秀山“黑村子”吃上“旅游饭”

秀山川河盖景区,高山迷雾中,道路畅通、风光秀美。记者 谢智强 摄

5月3日午后,川河盖上雨雾迷蒙,高山杜鹃在雨雾中绽放。

微雨时节,高山湿冷,却仍有三三两两的游人,驱车来到川河盖游玩。

秀山涌洞乡楠木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王昌银介绍,如今,楠木村已有农家乐29户,全村609户、2000多人,40%的人家都吃上了“旅游饭”。

可在以前,楠木村却是远近闻名的“黑村子”,川河盖更成了穷山恶水的代名词。

100多座矿山让楠木村成了“黑村子”

王昌银说,以前,川河盖有100多座矿山,整个楠木村都被一层厚厚的煤灰和粉尘所覆盖。加上地处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川河盖上,交通极为不便,楠木村这个高山上的村子,几乎与世隔绝。王昌银记得,川河盖流传着这么一句歌谣:“煤炭是条龙,挖也穷拖也穷。拖得打根裤衩穿,挖了就是打灯笼。”

秀山“黑村子”吃上“旅游饭” - 重庆日报网

原来,川河盖区域的煤炭杂质较多、品质较差,再加上山高路远,外运艰难,因此矿山不仅未给村民带来富裕的生活,还让楠木村成了“晴天一身黑灰,雨天两脚黑泥”的“黑村子”。

秀山“黑村子”吃上“旅游饭” - 重庆日报网

不仅如此,对川河盖矿产资源的肆意采挖,还给川河盖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挖煤挣不到钱,为什么还要挖?

“川河盖海拔高、气温低,种粮食产量低。”楠木村支部书记陈绪平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如果不挖煤,种粮食根本填不饱肚子。

严把环境准入标准让矿主主动关停

川河盖的变化,从2014年关停煤矿开始。

“并非强制关停,而是提高环保要求,利用环保政策倒逼,促使矿主主动关停。”秀山环保局纪检组组长黄学文介绍,在严苛的环境准入标准下,几乎没有煤矿能够达到环评要求,“达不到要求,就只能停产。”

秀山“黑村子”吃上“旅游饭” - 重庆日报网

长时间停产,加上原本川河盖采矿利润微薄,让许多煤矿矿主选择自行关停煤矿。

到2014年年底,川河盖上的近百家煤矿全部关停,仅遗留少量锰矿和硅矿。

在关停煤矿的同时,秀山开始逐步改善川河盖上的基础设施。

2015年,川河盖上建成了一个日供水量5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2014年至2017年年初,村里硬化了通组公路9公里和入户便道25公里,。

煤矿关了,路好走了,吃水也方便了。可是,川河盖上的锰矿和硅矿依然在开采,依然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针对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及对整改工作提出的4条具体要求,重庆制定了《重庆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黄学文介绍,在方案中,重庆制定了4个方面共37条具体措施,全力推进115个具体问题的整改落实。

秀山“黑村子”吃上“旅游饭” - 重庆日报网

为了促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秀山全力推进区域内环境综合整治,关停了川河盖上所有的矿山并着手进行生态修复。

打好山水资源牌

关停了所有矿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可如何才能提高川河盖上村民的收入,让大家脱贫致富呢?

“以前,川河盖被看成是穷山恶水,其实山与水是最好的旅游资源。”陈绪平介绍,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川河盖全年平均气温仅有12.1℃,森林覆盖率达到43%。

秀山“黑村子”吃上“旅游饭” - 重庆日报网

因此,在川河盖上的所有矿山关停后,秀山华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川河盖景区管理公司,负责川河盖区域的旅游开发和景区管理。

经过近两年的开发、经营,川河盖已经成了渝东南地区唯一兼具草场、花海特色的高山生态景观区。2017年,川河盖游客量已突破20万人次。

如今,有80多个村民在景区管理公司上班,一部分村民租用了景区内的摊位经营着小生意,还有一部分村民则将自家房屋改建成了农家乐。村民的年均收入从以前的不足500元,提高到如今的6000多元。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秀山“黑村子”吃上“旅游饭” - 重庆日报网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2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