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4字,读完约3分钟

王鲁德正在打扫院子。照片由庐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人民网,重庆,7月2日“我真的没想到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实现了‘和平共处’的梦想。”近日,璧山区毕成街大唐村的一户贫困户王鲁德笑着说。据了解,有17,758名农民受益于王力可鲁德农村地区破旧房屋的翻新。

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今年,璧山区紧紧围绕“两个保障、三个保障”的总体要求,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点民生问题之一,着力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改善住房条件,促进农民“忧住”、“享住”。

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几年前,53岁的王鲁德因生活困难而沮丧。他妻子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使她无法在田里工作,她的母亲又老又弱,最小的儿子还在上学。一个四口之家住在两个土房子里,全家人靠他打零工为生。

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璧山村“优秀住宅”。照片由庐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我以前住的房子是用泥做的。我住在人前,在人后养猪。我已经活了几十年。”王鲁德苦笑着说,“墙壁和屋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每次下雨,全家人都要调度漏水。刮风时,它害怕房子倒塌。”

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一年前,王如德的房屋安全等级评定为D级,属于整体危房,需要拆除重建。当时老王心里有疑虑,家里收入微薄,负担不起高额的重建资金。

当他得知自己有资格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政策时,他的信心来了。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尽快完成了补贴申请流程,并获得了3.5万元的补贴。这栋旧房子去年10月被拆除,今年1月搬进了新房。

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我们的目标是准确调查,一户不漏,严格执行四个步骤:联合比对、逐户核查、村镇评估、专家鉴定,确保危旧房鉴定准确无误。”据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在改造过程中,鉴于农民无力也不愿委托自己的建设单位,他们所在的村(社区)也将推荐一批愿意支付重建费用的建筑工匠或建筑企业,让农民自己选择,有效地减轻了支付群众的负担。

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璧山还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了技术培训,逐案进行了现场质量和安全检查,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逐户走访,聘请专业机构对修缮后的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以确保穷人过上舒适安全的生活。

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截至5月29日,庐山今年唯一一次房改完成率为99.91%;非独用房改造和装修完成率为82.04%;在5,284户正在进行非生活危险建筑改造的家庭中,304户已经完工,598户正在建设中。

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人表示,璧山区将尽最大努力监督和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继续严格执行“农民申请、村居评估、镇街审核、部门确认、建委汇总”程序,实行留痕管理,确保改造对象的准确性,确保改造资金的实际使用。(刘正宁、谢家杰、熊浩)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璧山:1.7万余农户“忧居”变“优居”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