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5字,读完约4分钟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自2016年1月我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以来,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快速分诊、上下联动”的合理医疗秩序为目标,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家庭医生”服务大众“零距离”

不久前,住在八川街龙门地的朱秀英老人患了高血压。由于行动不便,她的孩子再次外出,无法外出就医。她试着给她签约的医生打电话。不到20分钟,八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周峰走进了朱秀英的家。“阿姨,以后如果你觉得不舒服,随时打电话给我,我会到你家门口为你服务。”周峰说。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我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承包服务旨在让群众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承包服务工作,有效了解和熟悉相关服务内容和服务接受渠道,提高群众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感知和知晓率。我区实行家庭医生承包服务制度以来,已有22万人与社区医生签订了家庭服务协议,常住居民的承包覆盖率达到30.58%;12.8万名关键人物签约,签约覆盖率达到62.13%。人们可以在家门口享受“零距离”医疗保健服务。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同时,全区共成立了111个家庭医生小组,服务小组通常由医院医生、护士和乡村医生组成,以便为每个家庭建立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让穷人“看到疾病”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困难群众“看病后付费”制度,使困难群众“看病好、看病好、看病乐观”,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不久前,区卫生计生委的工作人员来到卫龙镇龙源村,带着10岁的小秦到重庆市儿童医院进行动脉导管封堵术。小琴在体检中发现动脉导管未闭,手术费用超过3万元。但这笔费用是他们家一年的收入,这让萧琴的父亲萧永忠很担心。肖琴的家庭是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根据政策,他们可以享受“先付费后治疗”。因此,区卫生计生委立即联系重庆儿童医院为他们安排住院治疗。目前,经过专家会诊,医院很快制定出了小秦的手术方案。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小秦只是我们区实施“先付费后治疗”政策的众多受益者之一。“目前,我们在所有医疗机构,如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医疗保险指定的私立医院等,对办卡的贫困人口实行“先诊断后治疗”的政策,让有需要的人看病。”2018年4月,我区将已建卡的贫困人群信息导入到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中,使患者在入院时能够自动识别自己,并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我区还设立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民事救助和医疗救助基金“一站式”结算窗口,确保有需要的人能够第一时间享受医疗救助。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目前,有4412户家庭和12638人建立了该卡。根据“先诊断后治疗”的政策,如果一个申请了住院证的贫困家庭住院,可以先住院,然后出院后结算,无需支付住院押金。如果提交卡的贫困户病情严重,在本区医院住院落户后无支付能力,可以申请分期付款。同时,你也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如健康扶贫医疗基金和市红十字会。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瓶颈问题,我区还积极推进医疗协会建设。

前不久,区人民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与28个镇、街道医疗机构结成联盟,实现了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在医学会内的合理流动,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同时,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分工协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挖掘医学会内各医疗机构的优势,加强分工协作,促进患者合理分流。

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区还通过核心医院成立了专家小组,定期到基层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如知识讲座、培训、案例讨论和查房等。此外,15所基层医院和区人民医院建立了区域性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实现了远程会诊覆盖。2018年1月至11月,共完成了3,528次远程咨询。
(记者邹宇)

来源:重庆新闻

标题: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打造群众满意医疗

地址:http://www.ccqdqw.cn/cqyw/13655.html